一年诉讼标的额达2900余万,三个法官累计行程100000公里,相当于绕地球两周半,解决各类合同纠纷100余件,且调撤率达到70%,这样看似简单的四个数字却饱含着文安法院民事审判三庭全体干警一路走来的酸甜苦辣,同样是这四个数字彰显了他们在公正高效司法、维护社会和谐上的兢兢业业和不断追求。
小城文安地处京津走廊,自古人杰地灵,作为司法机关的文安法院更是秉承“崇尚文礼、治国安邦”的文化底蕴,积极发挥自身的审判职能,为县域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保障,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部门,民事审判三庭几乎承担着文安法院50%相对大标的民事案件的审判任务,庭长王月民,作为一名在法院工作二十余年、有着丰富审判经验的女法官总是说:每次结案时,只要看见当事人的笑容或者得到一声谢谢,多累都值得。
民三庭承办的案子中,有三分之一与模板买卖及加工合同相关。近年来,由于受房地产经济低靡的影响,作为文安县域经济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模板行业也受到影响,随之而来的是许多买卖和加工合同矛盾的增加,如何处理好这些矛盾纠纷关系着县域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2013年5月份,民三庭承办廊坊中山木业诉四川南充某建筑公司买卖合同纠纷一案,原告申请财产保全,并提供线索说该建筑公司正在包头承接工程,应该有包头地区的银行账户,于是办案人员迅速赶到包头,但在两天的时间内查询了包头市区的多家银行均没有相关账户信息,两名承办法官不甘就此放弃,又从包头奔赴公司注册地四川成都,查询开户银行信息。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四川某银行承办法官查询到该公司在呼和浩特市有两个账户,于是又马不停蹄的赶到呼和浩特,来不及休息,就立即找到开户银行,在查询相关信息后发现账户里并没有存款,但是流水非常频繁,凭着敏锐的办案经验,两名法官立即依法对相关账户进行了查封,预料之中的是,第三天,该账户便存入一笔款项。由于保全措施得力,民三庭在审理此案时掌握了主动权,并顺势依法组织两家企业进行了调解,被告主动履行了相关给付义务,两家公司握手言和,继续保持业务关系。值得一提的是,承办该案的两名法官在七天时间往返奔波四个地市,其辛苦不言而喻,其中的一名女法官说:每天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想一下,这是哪个城市。轻描淡写的一句话足以道出几天来奔波的辛苦。
有时候,只有辛苦奔波是成全不了一个案件的圆满的,还需要在长期审判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和司法能力。在民三庭承办的文安南北南板厂诉包头某建筑公司加工合同纠纷一案中,承办法官在包头市某银行办理查封手续时,正赶上该建筑公司的工作人员来银行办理相关业务,并发现了两名法官正准备查封账户,为稳定当事人的情绪,防止矛盾激化,承办法官当即依法说明了相关情况,并抓住机会与建筑公司相关负责人做调解工作,希望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妥善解决矛盾纠纷,在法官的不懈努力下,该建筑公司与南北南板厂第二天即达成调解协议,此矛盾纠纷得以圆满解决。该案中,两名承办法官的办案经验和调解技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也是民三庭多年来注重强化学习,不断提升司法能力的见证。在繁重的审判工作之余,民三庭坚持不间断的集中学习和经验交流,三名法官不拘形式,不拘地点,只要有时间就一起交流经验,甚至在外出办案的火车上、飞机上也不忘了互相交流学习,正是这种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成就了民三庭和三名法官的工作成绩,民三庭在全市岗位大练兵活动中多次荣获优秀庭审和优秀裁判文书,多次被文安法院评为先进集体;庭长王月民同志被廊坊市中院评为优秀法官,并荣立个人三等功;副庭长陈国志和办案主力田海霞多次被评为调解能手和办案能手。
没有丰功伟绩,只有矛盾化解时的和谐;也没有披荆斩棘,只有公正司法中的兢兢业业;更没有百战沙场碎铁衣,但有“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忠诚心,这就是文安法院民三庭,他们一直在路上,在公正司法的路上,在一心为民的路上,更在维护和谐稳定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