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文安法院以打造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为中心,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从倡导护商安商的司法导向、支持依法行政、审理好涉环保案件、加强司法能力建设等四个着力点入手,不断为县域产业园区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和公正权威的司法保障。截止到目前,共受理各类民商事案件1485件,审结1427件,结案率为96.1%,涉案标的额达26821万元。
一、倡导护商安商的司法导向,积极构建公平竞争的园区环境。
工作中,通过公正高效的司法服务护商安商,积极构建良好的竞争环境。一是要加大对经济建设的服务力度。在司法服务中心开辟涉及园区建设、招商引资、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建设等案件的绿色通道,实行“快速立案、快速审结、快速执行”。二是加大金融纠纷案件审判力度。在审判中积极落实国家信贷政策,促进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和高新产业的支持。在打击各种非法集资、高利贷等违法金融活动的同时,积极保护合法的民间借贷和企业融资行为,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三是扎实开展执行工作。通过完善执行联动、执行威慑、执行救助等执行机制努力破解“执行难”, 进一步提高案件执结率和实际标的到位率,截止到目前,执结各类案件343件,执行标的到位总金额729万元。
二、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积极推进规范高效的政务环境。
为保障产业园区的良好运行,文安法院积极推进构建规范高效的政务环境。一是依法审理好行政案件。妥善审理土地征收征用、房屋拆迁、劳动争议、社会保障等涉及民生的行政案件。二是规范行政案件协调工作。充分发挥行政审判职能作用,在党委的领导下,以支持配合好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为目标,强化与行政机关、乡镇党委、政府的工作联系与业务沟通,审理好土地审批、计划生育和社会治安管理过程中形成的行政争议。三是发挥专业优势,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继续加大对非法占地、环境污染等非诉行政案件的执行工作力度,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特别是要围绕事关百姓民生、关乎社会发展的清洁城乡、园区建设、项目开发等中心工作,进一步加大强制执行工作力度,维护良好的行政管理秩序,优化社会经济发展环境。
三、切实抓好涉环保案件审判工作,构筑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屏障。
文安法院把推动环保发展作为保障产业园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加以落实。一是依法惩治破坏环境的各类犯罪,坚决制裁污染环境、破坏资源等违法犯罪行为,依法保障和促进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二是依法审理好涉环保民事案件,推进企业转型升级。严格按照新修改的《民诉法》规定,对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提起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依法予以受理。三加大对环保非诉行政执行案件的审查和执行力度,促进行政机关对破坏环境的企业“关、停、并、转”措施的落实。
四、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服务保障能力。
工作中,文安法院不断提升司法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全力满足园区经济建设发展需要。一是着力突出司法能力建设。加大法律业务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法官对涉及企业发展、重大项目建设及社会关注度高的敏感案件的处置能力。二是加强服务作风建设。践行群众工作路线,建立法官企业联系点制度,定期组织法官到辖区重点企业和项目建设现场进行走访,了解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司法需求,及时提供法律咨询。三是加强联动协调机制建设。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畅通信息交流机制,及时掌握园区规划部署和工作进度,用好用活工作建议和司法建议,针对司法实践中发现的影响园区建设的突出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和单位提出司法建议。今年以来,先后组织90余人次走访县域13个重点企业和民营企业,为其提供法律咨询及建议40余条。